中国在有可考证的五千年历史中,其载体的文字也经过无数次的造字与简化,但都遵循一定的规则演变。中国汉字的造字,基本按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和假借等六种。其演变由最初的甲骨文、经过金文、籀文、石鼓文到小篆,接着简化成隶书,再经草书,最后才定形成为楷书。为了方便书写,再作一些简化而为行书。行书比草书容易辨认,但又比楷书容易书写;因此书写时采用行书,而印刷时则采用楷书。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最大功劳,就是把汉字的书写隶书化,把象形文字变成符号文字。后来的汉字演变都集中在把汉字的符号简略化;到了近代,文字的演变都集中在简化楷书成简体字。
新加坡早就采用简体字,马来西亚也跟着采用简体字,因此在东南亚一带,简体字都通行无阻。但台湾及香港仍坚持采用繁体字,可能是因为政治体制有别,不愿意采用简体字。可是纵观汉字的演变,几千年来都在作各种简化的工作,那是时势所趋,应社会的需求所作的应变。例如汉语拼音法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采用,没有理由再坚持采用其他旧式的拼音法。再说市场也会渐渐把跟不上潮流的东西淘汰掉。例如年轻一代的学生,对繁体字已经无法认同,更不会花钱去买繁体字的书来看。虽然我们这一代是读繁体字长大的,但我们都偷偷地自创减笔字,而被老师扣分的经验;而今已经被简体字征服了,而对简体字并不感到有抗拒的心理。加上电脑的普及,汉语拼音和简体字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